广东天鉴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400-6898-200
设为主页
收藏
English

服务查找:

  • 1
  • 2
  • 3确 认

法规标准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法规标准 > 正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时间:2018-09-18  作者:admin  浏览:5025 [ 返回 ]

我们工厂在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事项就是一年一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这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要尽到的法定义务,但很多工厂对这一检测没有什么概念,觉得就是随便做个样子应付一下的事情,殊不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是有着严谨的标准规范的,所以一定要找正规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而不是随便一家检测机构就能做的,下图是服务机构的资质: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注意看,资质上面还有业务范围的,看覆盖了哪些行业范围,这些行业范围比较笼统,但有这七个的就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行业,除了核工业、煤矿等。现在在监管部门严格监管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大多也严格遵守行业准则,不会超范围从事检测。而进行检测也都是要按照行业标准规范和方法执行的,而不是自由发挥。

先来看看有哪些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1年10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修正);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
(3)《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2003年6月);
(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2015年11月) ;
(5)《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
(6)《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015年2月)。

标准规范: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07);
(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3-2007);
(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2007);
(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300-2017)

检测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300-2017)标准集合,目前共有91份不同空气有毒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下面例举一两个常见的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1、铅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1 原理
空气中气溶胶态铅及其化合物(包括铅尘和铅烟等)用微孔滤膜采集,酸消解后,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283.3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1.2 仪器
1.2.1 微孔滤膜,孔径0.8 μm。
1.2.2 大采样夹,滤料直径为37 mm或40 mm。
1.2.3 小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 mm。
1.2.4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 L/min~2 L/min和0 L/min~10 L/min。
1.2.5 烧杯,50 mL。
1.2.6 控温电热器。
1.2.7 具塞刻度试管,5 mL。
1.2.8 容量瓶,50 mL。
1.2.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乙炔-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铅空心阴极灯。

1.3 试剂
1.3.1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
1.3.2 消解液:1体积高氯酸(ρ20=1.67 g/mL)与9体积硝酸(ρ20=1.42 g/mL)混合。
1.3.3 硝酸溶液,1%(体积分数)。
1.3.4 标准溶液:用硝酸溶液稀释国家认可的铅标准溶液成100.0 μg/mL标准应用液。

1.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1.4.1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1.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
1.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1.0 L/min流量采集2 h~8 h空气样品。
1.4.4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1.4.5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个样品空白。

1.5 分析步骤
1.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微孔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 mL消解液,盖上表面皿,在控温电热器上200℃左右缓缓消解至溶液近干为止。取下,稍冷,用硝酸溶液将残液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稀释至5.0 mL,样品溶液供测定。若样品溶液中铅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硝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1.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5支~8支50 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 mL~10.0 mL铅标准应用液,用硝酸溶液定容,配成0.0 g/mL~20.0 g/mL浓度范围的铅标准系列。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在283.3 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贫燃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对相应的铅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
1.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铅的浓度(μg/mL)。

4.6 计算
1.6.1 按GBZ 159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1.6.2 按式(1)计算空气中铅的浓度:
公式
式中:
C——空气中铅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5——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0——测得的样品溶液中铅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0——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

1.6.3 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按GBZ 159 规定计算。

1.7 说明
1.7.1 本法按照GBZ/T 210.4 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本法的检出限为0.06 μg/mL,定量下限为0.2μg/mL,定量测定范围为0.2 μg/mL~20 μg/mL;以采集75L 空气样品计,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13 mg/m3;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0%,平均采样效率98.5%。
1.7.2 微孔滤膜在使用前应测定其空白,若空白高,可用硝酸溶液洗涤、晾干后使用。
1.7.3 本法测得的是总铅,不能分别检测铅尘和铅烟及其他铅化合物。
1.7.4 样品也可采用微波消解法。
1.7.5 样品溶液中含有100 μg/mLSn4+或Zn2+会产生一定的正干扰;在微酸性溶液中,W6+也有干扰,加入酒石酸可消除。
1.7.6 在检测低浓度铅时,本法也可使用217.0 nm 进行测定,但要注意共存物的干扰。

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

2.1 原理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见表1)的蒸气用活性炭采集,二硫化碳解吸,经气相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以氟苯作内标,由保留时间和质谱图定性,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之比定量。

2.2 仪器
2.2.1 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2.2.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500mL/min。
2.2.3 溶剂解吸瓶,2mL。
2.2.4 微量注射器。
4.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参考条件:。
a)气相色谱仪操作参考条件:
1)色谱柱:60m×0.20mm×1.12μm,VOC专用柱。
2)柱温:初温38℃,保持3min;以5℃/min升至80℃,保持5min;以5℃/min升至140℃,保持1min;以40℃/min升至270℃,保持6min。
3)气化室温度:270℃。
4)载气(氦)流量:1.0mL/min。
5)分流比:10:1。
b)质谱仪操作参考条件:
1)电子轰击离子源:EI;
2)离子源能量:70eV;
3)离子源温度:230℃;
4)四极杆温度:150℃;
5)接口温度:270℃;
6)扫描范围:35amu~350amu;
7)溶剂延迟:2min;
8)溶剂切除时间:9.32min~10.40min。

2.3 试剂
2.3.1 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
2.3.2 内标溶液:含10.0mg/mL 氟苯的二硫化碳溶液。密封后冰箱冷冻保存。
2.3.3 标准溶液:加少量二硫化碳于容量瓶中,准确量取或称取一定量的一种或多种待测物,用二硫化碳定容,计算溶液中各待测物的浓度,为待测物的标准溶液。密封后冰箱冷冻保存。
2.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2.4.1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 执行。
2.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活性炭管以1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2.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活性炭管以50mL/min 流量采集2h~8h 空气样品。
2.4.4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4℃冰箱内可保存5d。
2.4.5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并立即封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 个样品空白。

2.5 分析步骤
2.5.1 样品处理
将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两支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 二硫化碳及2.0μL 内标溶液,盖紧瓶盖后,解吸30min,不时振摇。样品溶液供测定。
2.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4 支~7 支容量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0.0μg/mL~250.0μg/mL 浓度范围的待测物的标准系列,每毫升中含2.0μL 内标溶液。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质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进样1.0μL,使用表1 中的各待测物的特征离子及参考定量离子,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定量离子与内标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之比(R 值)。以测得的R 值对相应的待测物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

2.5.3 样品测定
2.5.3.1 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若样品溶液中待测物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每1mL 二硫化碳含2.0μL 内标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2.5.3.2 定性分析:应同时满足:待测物的保留时间与其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一致;测出的峰扣除适当的空白后,可采用直接计算机谱库NIST 标准数据库检索定性,也可通过样品与标准品之特征离子图谱比较定性,比较特征离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标准质谱中相对强度大于10%的特征离子均应出现在样品中;
b)样品中符合上项要求特征离子的大小应在标准品相对离子强度的±20%之间;
c)对于有些重要的离子,虽然其相对强度小于10%,也应列入评估中。
2.5.3.3 定量分析:测得的各待测物的R 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各待测物的浓度(μg/mL)。

2.6 计算
2.6.1 按GBZ 159 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6.2 按式(1)计算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
计算公式

式中:
c ——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c1、c2——测得的前后段样品溶液中待测物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 ——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 ——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
D ——解吸效率,%。
4.6.3 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按GBZ 159规定计算。

2.7 说明
2.7.1 本法按照GBZ/T 210.4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本法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定量测定范围、最低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相对标准偏差等方法性能指标见表2。各待测物的穿透容量(100mg活性炭)、解吸效率参考本标准的相关部分。但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待测物共存情况下,要考虑相互影响。应测定每批活性炭管的解吸效率。

仅从以上两个因素的检测方法就可以看出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科学性、严谨性,这真不是随便就能检测出结果的。另外,还有采样的方法也是有严格的标准规范的,下次将给您分享下采样的方法。

 



深圳总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东莞惠州清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州佛山南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山珠海汕头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肇庆江门阳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浮梅州韶关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百度商桥

热线4006898200
二维码
微信服务更贴心

快速访问
天鉴检测原天鉴测试
第三方检测机构介绍
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
职业卫生检测服务
职业卫生检测申请
快速联系
电话:400-6898-200
传真:0755 26727113
QQ :2134456687
邮箱:service@skyte.com.cn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67区留仙一路甲岸科技园
版权条款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Copyright©天鉴职业卫生检测
粤ICP备13016417号
战略伙伴
意大利Centro Servizi Tecnologici(CST)
中龙检验认证(香港)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