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8月1日正式实施

浏览量:20次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四部门联合印发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明确自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同步发布《关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从诊疗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协同共享三方面作出系统性部署,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每个省份至少设立2家具备新增职业病全链条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劳动者健康权益筑牢坚实屏障。


 - 点击图片 查看原文 -

image.png


强化诊疗能力:打造省级技术高地,完善专家支撑体系

《通知》明确,各地需以区域内诊疗实力突出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为依托,加快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专家库建设,并建立常态化专家会诊或联合研判机制,确保新增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针对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等新增类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分别被指定为国家级技术支撑单位,将联合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科院)为地方提供技术培训、疑难病例会诊及业务指导,形成“国家级引领、省级落地”的技术服务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深化专业培训:聚焦新标准,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提升职业健康服务专业化水平,《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启动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及诊断机构技术人员的专项培训计划,重点围绕新版目录调整内容、核心诊断标准及防治规范展开,包括《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关键文件。同时,依据修订后的《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大纲(2025年版)》,对主检医师、诊断医师实施精准化培训,强化诊断与鉴别诊断、职业禁忌证判定、疑似职业病界定等核心技术能力,并规范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书写、报告流程及质控要求,确保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


推动信息共享: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协同治理新模式

《通知》提出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以数字化手段赋能职业健康管理。卫生健康部门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定期交换职业病诊断鉴定结果、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等数据,保障劳动者权益及时兑现;与疾控部门共享职业健康检查质控信息、诊断整改动态及监督检查记录,实现从风险监测、诊断救治到监管执法的全流程数据互通。此举将有效提升部门协同效率,为政策优化与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背景与意义:适应产业变革,护航劳动者全生命周期健康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劳动者面临肌肉骨骼损伤、心理应激等新型职业健康风险。新版目录首次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纳入法定职业病范畴,并细化诊断标准,既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体现了“源头治理、系统防控”的治理理念。通过强化诊疗能力、规范服务标准、深化部门协作,新版目录的实施将推动职业健康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型,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将持续跟踪政策实施成效,动态优化职业病分类与防治策略,切实维护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附件:

1.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大纲(2025年版).docx

2.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表(2025年版).docx

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变更表(2025年版).docx

4.职业病诊断机构备案表(2025年版).docx

5.职业病诊断机构备案变更表(2025年版).docx



天鉴检测作为华南地区领先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协助指导企业解决从职业病危害申报、建档、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职业健康体检到职业危害告知、防护工程设计、生产工艺原材料改善建议、防护用品选用、职业卫生培训等诸多较为复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让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化繁为简,轻松妥善处理,有效规避监管风险,真正帮助企业从源头防治职业病。如您有这方面需求,欢迎联系咨询,竭诚为您服务。服务热线:400-6898-200。

[声明]本网转载网络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故此,如果您发现本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您的相关内容发至此邮箱【service@skyte.com.cn】,我们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保证您的版权。